6月26日,人民日报旗下人民数据(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)发布了题为《多起假药案告破!网上正品率不到四成,京东、淘宝、医药网等均涉嫌非法售药》的文章。

文章中指出:当前网上售药乱象丛生,正品率不到四成。

并且直接点名了京东、淘宝这两大老百姓最为熟悉的电商龙头涉嫌非法售药,一时间让广大网友有点惊愕,网购我们到底还能相信谁!

在此之前,央视新闻频道就有过报道,在网上假药覆盖的品种有很多种类,既有处方药也有非处方药。现在淘宝上卖药的店铺有数千家,据药监局专家介绍,其中没有一家获得了国家的审批。

这篇文章从表面看来,是记者给我们提了个醒,以后不敢随随便便的在网上购药。但仔细想想,好像并不是这么个事。
首先,只有不到四成是正品。这个数据还是非常惊人的。
老百姓不禁想问,什么导致了不足四成的非正品药横行各大电商平台?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这么多的假药绝不是一天形成的,直到现在已经超过六成了才被曝光出来,不觉得有点晚了吗?那问题出在哪里了?

我们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,为什么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情况了,才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?早干嘛去了,或者为什么管了后,是一个这么差的结果!更甚至还有多少还没有被发现。
其次,为什么销售假药的店铺会有这么多?监管不严和违法处罚成本太低是重要原因。
与互联网销售巨额的利润相比,在我国销售假药的处罚成本太低。曾经有过新闻报道,制假窝点制售假药所用的原材料是面粉,治不好病但绝对吃不坏身体。售假者深谙此道,即便被抓到,也只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,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铤而走险。
《刑法》第一百四十一条【生产、销售假药罪】生产、销售假药,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再次,我们还是要考虑一个现实问题,大家为什么愿意从互联网上购药?
除了方便因素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便宜。
现在的药价格太贵了!大家还记得吗?2000年左右时,感冒了去医院开个药小几十块钱就可以了。

但是现在呢,不管多小的毛病没个两三百根本下不来。而老百姓的工资才涨了多少呢?有多少人看不起,吃不起药。这也让互联网销售假药在价格方面有了吸引人的空间。
还有一点,这篇文章中列举了几种教老百姓辨别药品真假的方法。
教大家买药前要做到两看一扫:一看药店资质,二看药品批准文号,一扫药品溯源码。




我特别理解记者的良苦用心,但大家不觉得悲哀吗?本该是监管部门的工作,硬生生的逼到了老百姓身上。大家买药之前还得先学会一项辨别真假的技能。什么都靠老百姓自己去分辨,那还需要监管部门吗?这个社会还有公平正义吗?真是一声叹息!
其实互联网只是一个销售平台,它什么都能卖,什么也可以卖,它只不过是一种销售的渠道而已。
无论是制假还是售假,跟网不网络没关系,它是跟我们的法律、制度的健全和监管的力度相关的。监管管不好,线上会有假药,线下同样也会有假药!而且药品售假的危害太大了,恳请监管机构能够真正的履行好职责,还人间一片净土!
相关内容引自人民数据发布的
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谭琳的文章——《多起假药案告破!网上正品率不到四成,京东、淘宝、医药网等均涉嫌非法售药》
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82720233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原文转载: 原文出处: